耳石癥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那么,耳石癥是怎么造成的?下面,和大眾健康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耳石癥是怎么造成的
2、耳石癥暈眩能自愈嗎
3、耳石癥的癥狀
耳石癥就是囊包上的一種碳酸鈣結晶,導致耳石癥的原因也有很多,如炎癥、病變、外傷、震動等等。耳石脫落之后引起淋巴液震動,會使患者產生眩暈癥狀。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于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里游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也會發生位置變化,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病程時間長短不一。
耳石癥通過變位試驗便可確診,確診后應進行耳石復位治療。不是所有耳石都能自愈,大部分需要進行復位治療。
耳石癥發于中年人,女性略多,發病突然,患耳向下時會出現眩暈癥狀,眼震發生于頭位變化后3~10秒之內,眩暈則常持續于60秒之內,可伴惡心及嘔吐。眩暈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或有頭暈,個別病人眩暈發作后可有較長時間的頭重腳輕及漂浮感。